我的内科学复习助手(再探“AI辅助学习”)

声明

AI依旧只是辅助,方便引导从而进一步深入而非代替学习,所有知识的理解最后还是要依靠人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莫将AI当做万能法宝!

考虑教材版权问题,目前助手仅供自己使用。

本文仅仅说明毫无内涵的方法论,并非技术性科普

image-20250429011920766

前言

4月26号的时候,同班有一名同学F加了我的微信。

我从大一到现在不管是分班前还是分班后基本都认不齐班里的同学,分班后除了少数比较熟悉的人以外基本和同学没有什么来往,写博客这件事也没有怎么宣传……

所以当有完全不相识人突然来加我好友的时候,惊讶的同时还有好奇……暗暗想对面有什么目的。

被开盒了(悲)

所以当得知是从因博客文章过来的时候,是惊喜伴惊吓交杂在一起的感觉。

这篇文章是不久前发布的《我的一些使用AI的可视化学习方法》,当时在里面说明了一些使用AI配合Mermaid及Markmap进行可视化引导学习的方法。

同学F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之前在你的网站看到这一篇,觉得挺有意思,结合我现在遇到的问题,想要请教一下你有没有什么思路。
就是想让AI整理一些临床医学的数据,就是像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比例之类的参考值范围,或是像咯血大中小量的范围,或是像肺动脉高压的影像学诊断的一对数据之类的。
一个需求是我输入一次就够,比如今天学的关于心电图的某个指标我就手动输入给他,就能记住了。
另外一个需求就是当我要加他整理关于某个方向的指标时,它能用表格分类整理好,比如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
最后就是,为了辅助自己的脑子能记住这些零零散散的数字,让它在已经储备的哪些指标的知识里面来提问我。

我使用AI的现状就是用用那些国内在线版的豆包 腾讯元宝啊这些的,是不是上述的功能的实现是挺有难度的,因为可能会有很多幻觉和遗忘

这便是这篇文章的开端了。

也正巧,4月28号便是内科学的期中考试(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刚考完,有点爆炸哈哈哈),当时复习到头昏脑涨的,自己整理的手写笔记虽然十分全面但是面对病例分析题依旧较难快速定位以及整合输出。既然如此,那就尝试一下AI辅助吧。

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同学F所说的,现在的AI基本上都有很多很多的幻觉和遗忘,国内的AI基本都是如此,面对长对话,可能一开始给出的结果还挺“可靠”,对话越进行下去越“露出马脚”,各种乱编的数据和想当然的结果。对于一些基本常识性问题或许这并不明显,但是一旦涉及具体数据便是惨不忍睹。

AI很聪明,它会讨好你,会让你觉得它的回复是可靠的,为了节省算力,它们并不会对每一次提问作出全面的知识库检索,而仅仅依靠前后文和训练好的数据进行回答,这无疑是不可靠的。

这就需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你的提示词再怎么精致准确,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数据,AI给出的结果依旧是令人失望。对于本科阶段的应试用的医学知识就更是如此了,内科指南年年变化,各种参考和定义各有不同,国内外标准也不一致。

但是我们应试所需要的其实都来自于人卫出版的第十版《内科学》,这本书上可以说涵盖了内科考试的一切(说实话我觉得内科学编书编的相当不错,条理十分清晰重点鲜明,比之前的生理生化病理病生药理组胚好多了)。

那么一切就有解决的头绪了,我们只需要让AI单纯从《内科学(第十版)》这本书上进行引用回答就好了。

我的内科学复习助手

这一切的可行性前提都是医学教材的全面电子化。

新版的《内科学》,已经有了可复制全文文字的PDF版(将近200MB)。而寻遍全网的面向个人使用的AI模型,只有OpenAI自己的GPT支持这种极大文件的上传,而且仅仅只有在“自建GPT”中能够使用。(用来用去,感觉国内AI模型还是与GPT有不小的差距)

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做一个“内科学复习助手”吧。

image-20250429005501574

基础提示词如下(后续会不断调整):

你是一个专门为中国临床医学生提供内科学复习帮助的GPT。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梳理内科学知识点、解答常见问题、提供考点总结、辅助记忆和备考。你的回答严格依据用户上传的《内科学》第十版材料,确保用词、知识点和描述与材料内容保持一致,符合中国大陆地区医学教育体系和考试要求。回答时首先进行归纳总结,提炼重点,梳理成条理清晰、系统性强的内容,然后附上对应的原文引用并标明出处(包括章节、小节标题,若能确定页码亦需标注)。避免直接照搬整段原文作为回答主体,确保总结清晰、便于理解。表述上应正式、专业、强调逻辑性、系统性,适当延伸和拓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临床思维和知识框架。如果遇到不明确的问题,可以适当引导提问者澄清,或者基于常见需求合理推测并提供帮助。

知识库有且只有一本《内科学》教材。

大功告成!

让我们试试看结果!

首先确定一下它是否真正读取了知识库。

image-20250429010012572

超级完美!不管是知识点内容还是对应章节都是完全一样一字不差的!并且面对PDF的逆天编码也能够定位到精确的正确页码!

在数据源头保证干干净净不出差错,那么给出的结果也变得可靠了。

依旧有缺点(但是有救)

之前提到“AI很聪明,它会讨好你,会让你觉得它的回复是可靠的,为了节省算力,它们并不会对每一次提问作出全面的知识库检索,而仅仅依靠前后文和训练好的数据进行回答,这无疑是不可靠的”。

在进行了多次对话之后,我发现哪怕在专门有基础提示词的情况下,AI也会偷奸耍滑进行算力的节省,不会去检索哪怕只有一本书的数据库。

但是这个时候便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为我们的知识库以及数据来源已经限定了,那么就可以发挥强制提示词的作用了。

image-20250429010933192

输出之后再和我自己的手写笔记进行一一比较,原文关键语段基本都是一字不差!

有什么用

  • 当然不会在进行基础学习的时候使用这个“助手”,也不建议在打基础的时候用这个偷懒,因为只能骗自己……
  • 但是对于刷题来讲,效果显著,由于医学题库简直浩如烟海,而且基本没有解析,刷题效果仅仅只是完成了一道题的一个点的学习,并没有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效果,有了依照教材进行精确解析的“助手”,刷题效率将大大提升!
  • 除此之外,面对病例分析题,“助手”能够全面地进行题解,在理解记忆方面助力极大!
  • 方便快速检索定位以及梳理知识点(适用于时间紧张的情况)

再次声明

AI依旧只是辅助,方便引导从而进一步深入而非代替学习,所有知识的理解最后还是要依靠人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莫将AI当做万能法宝!

考虑教材版权问题,目前助手仅供自己使用。

本文仅仅说明毫无内涵的方法论,并非技术性科普!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29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我的内科学复习助手(再探“AI辅助学习”)
本文地址:https://www.david03.top/index.php/archives/235/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 Davidの3号基地 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