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野间,到村落中,到基层去

最前面

好久不见,这里是连轴转了一个半月不得安宁的David。

从一个半月前的医学影像学期末考试,历经临床技能考核,内科学考试,外科学考试,到10天前考试月结束,紧接着便是去梅州五华支教义诊支援探访。

这一个半月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也特别忙特别忙,本来是想着随时做做文字记录的,但是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笔耕不辍”,今天难得有了一整天的空闲,也难得睡了一次饱觉,上午(或者是中午)从床上起来的时候,甚至有一种茫然若失的失落感,感觉一切就这样突然画上了终止符,念念不舍。

回想一下这段日子,感觉真的收获了太多,尤其是下乡的经历,真的能改变许多既往认知的。

那么,就先把这学期的考试经历放在一边(这是另一种程度的难忘),这次就着重讲讲近七天的所见所闻吧,不做粉饰的所见所闻。

缘-“医心相连”团队与百千万工程

为什么我会选择去下一次乡呢?

其实原因并不是很高大上,但也不是那种目的性极强的功利主义,纯粹是因为在3个月前,自己觉得暑假之初会很无聊,想给自己找点事做(去外面玩玩)……当然,从动机上来讲这已经完全误判了,因为期末月和各种杂七杂八的课题已经瓜分了我近期的许多精力,这时候再进行的下乡活动,已经是一种超负荷状态了。

当时听说团队在招摄影剪辑的同学,于是便兴致满满的报名了,但是实际上却成为了团队的本科负责人之一。

我加入的团队之前主体成员一直都是硕博团队,今年才纳入了本科生,于是便歪打正着成为了本科团的初始成员。所以虽然招进来是摄影岗位,但是实际上和团队秘书差不多……此外,本文展示的照片均出自我自己

也就是从加入团队开始,下乡的安排就正式启动了,准备科普课件,做教案做教研,准备资源物资,准备行程安排,这些事情夹在兵荒马乱的考试月期间,让我无数次怀疑甚至后悔自己“掺和”了一件麻烦事。

不过,当行程全部结束之时,我又会无数次感谢甚至庆幸自己“掺和”了这件麻烦事。

近期关于团队的新闻报道

那什么是百千万工程呢?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简称,旨在通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省县域经济、乡镇联城带村功能和乡村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名称于2022年12月8日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好官方权威的表述)

说实话,在这次下乡之前我完全没有了解过这些,自从升入大学以来,每天埋头于蓝色生死恋和课题之中,对这方面的宣传基本完全忽略。不过当真正加入其中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并不是随便讲讲的口号,在广东省,到处都可见到百千万工程的影子,无论是市区还是乡村,百千万工程的宣传和实际成果都随处可见。恍然间,才发现自己原来早已身在其中。这方面,广东做的确实不错。

再深入了解一下,我才发现原来仅仅是我们学校,就有175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每到寒暑假,这175支队伍就会从大都会广州如星火蔓延一般深入到全广东省的县域,开展深度或广泛的支援活动。

广州市区内的百千万工程宣传

乡镇中的百千万标语

行程安排

时间总体安排
7.13
抵达五华县
7.14
上午科普课活动(岐岭镇,华城镇)
下午科普课活动(岐岭镇,华城镇)
7.15
上午曾国华故居、长乐烧酒厂参观
下午给当地志愿者协会做培训(岐岭镇)
7.16
上午科普课活动(岐岭镇,华城镇)
下午科普课活动(岐岭镇);老年人糖尿病科普讲座(华城镇)
7.17
上午纪念碑纪念仪式;学生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华城镇);特殊村户走访
下午五华县第三人民医院交流
晚上华城镇友谊足球赛
7.18
上午岐岭镇荣贵村义诊;华城镇社区走访
下午岐岭镇卫生院交流
7.19
上午华城镇新四村义诊;新桥卫生院交流
下午离开五华县

启-前往五华

五华在哪?五华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五华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下辖16个镇,常住人口92.35万人;如果检索一下,我们可以知道这里名产长乐烧酒,也是广东足球之乡,有各种美味客家菜。但同时,这里也是广东省的GDP低谷,人口外流最严重处,脱贫之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因为交通不便,团队既往都是大巴前往。但五华县在去年新修建了高铁站,也让这次的出行便利了不少。

崭新的高铁站

岐岭义教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需要区分支教和义教,支教侧重教育资源的系统性补充和支持,义教更强调公益性和志愿服务的灵活拓展‌。尽管在明面的宣传上都是支教,但我感觉我们的前几天的行动并不能说是支教,而是义教。给小朋友们讲解一些健康知识,教导他们健康生活这样的。但在岐岭的教学活动,又不仅仅是医学科普那么简单……

前三天是属于本科团队全程负责的教学行程。我们团队分了2队,一队驻扎华城镇,一队前往岐岭镇。华城镇的队伍以广泛性为主,在西林小学、中心小学高华教学点及齐乐小学开展健康教学,行程安排很紧张。但是因为团队长期与华城镇有着支援合作关系,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学校和镇政府对于教学安排都很上心,每一次行动,都是领导班子全员配合跟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华城镇的教学活动,都很标准。标准的没空调的县城教室,认真积极的学生,大家其乐融融,合照留影一气呵成……按照摄影的话讲,就是框框出片。

照片的前后,都很高兴,这自然是很好的。

我被分往的则是岐岭镇,不同于华城镇的“高配置”,岐岭镇的活动主打一个“真实性”。因为岐岭镇的活动安排是临时添加的,与当地并未有深入的合作关系,所以活动也都是临时临坎才敲定下来,一切都显得很草率。

我们只在一所学校活动,为了照顾我们这些学生,学校提供给我们环境最好的教室,我们的授课地点是在岐岭中心小学配置最好的多媒体教室(兼做会议室,演讲厅等),不同于这里学生们日常上课的普通教学楼,这里又有空调又有设备,而且因为只需要给个班左右人数的学生上课且学生基本不会变化,所以我们也并不需要切换授课地点。没有学校领导或者镇干部,全部交给我们几个本科生自行管理,偶尔学校的教导主任会过来看一下,但是也不会长留。

这里的孩子们都很热情,上课也都很活跃积极,就是管理纪律有点费心……

我们讲解了运动健康知识,紧急救援知识,科学护眼知识等一系列医学科普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陪小朋友们做游戏,陪小朋友们聊天。

本次下乡我个人认为抓拍最好的一张照片

一支真正的义教团队

在这个教室授课的团队不止我们,还有一队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相比起我们的超短期义教,她们显得更加深度,在这里驻扎了已经整整半个月了,在这群孩子眼中,她们已然成为了可靠的老师。也在她们的帮助下,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不同于我们队伍的“豪华10人”配置,她们只有4人,但是却承担了比我们更久更多的教学任务;不同于我们队伍的短期科普,她们与小朋友们接触得更为深入,是能够认出每一名小朋友的程度。也是从她们那,我才能了解到孩子们之间的“黑话”以及各种绰号。

真的很棒,这才是一支真正的义教团队。

感谢你们,果冻姐姐,糖果姐姐,土豆姐姐,小陈哥哥。

和广工职院志愿队一起合影

义诊记录

在义教之后,便是到各个村落的党群服务中心做义诊。

我只是一个本科生,并非执业医师,所以这些义诊工作主要交给硕博师兄师姐来做,我主要负责跟拍抓拍。

看着平时嘻嘻哈哈的师兄师姐在村民面前正襟危坐的样子感觉很有意思。

帅气师兄

好赞的构图(应该截一下更好)

深度走访

走访是穿插在各个活动之间的,往往是当地村委或者镇委,村长或者书记带着几个人去慰问。

我跟着镇委书记坐着车,去了一户很偏远的村户。

书记在走访前简单告知了我们基本情况,这是一名困难学生,高三,母亲患精神病无能力抚养,父亲离家不管不问,长期由爷爷奶奶照看,住址偏僻,经济情况不乐观。

脱贫节点之后,最难解决的便是反贫复贫。我们一行人颠颠簸簸才抵达,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绝不敢相信这户没窗没门的小土房是现在还有人居住的。

墙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都是他在学校里面取得的,是一名很优秀的学生。我们送出了资助信封,然后就是各种拍照。拍照录像全部由我负责,我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是不是在消费苦难呢?

但是转过来想想,这或许也是一种交换,一方展示苦难,一方以此宣传正能量。

但又想想,没有宣传,又何来资助。受到“消费”的苦难又真的会在意这些吗?

这确实值得思考。

人名已打码处理

基层卫生院

这次还去了两个卫生院,一个是新四村的新桥卫生院,一个是岐岭镇卫生院。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岐岭镇卫生院,院长和副院长全部出来迎接我们。

我一直以为,像这种基层的卫生院,是没有什么实际医疗能力的,顶多是把病患简单处理后往上转院,更多的像是一个中转站。

一位外科医生,兼做行政、麻醉、厨师、药师,院长和副院长也依旧在临床一线,这在大城市的任何一家医院都是见不到的。

不仅如此,这也绝非是中转站一般的卫生院,在处理急症危症方面,基层卫生院是方圆几十里唯一能依赖的对象,加上农村卫生医疗观念匮乏,在这里所遇到的病例危急情况甚至更甚于三甲的急诊。

50张病床,50名编内医护人员,20名编外医护,承担附近村落全部的病患,压力也很大。

院长和副院长都是快要退休的年纪,他们对待我们简直不像医院的院领导,更像是某种仰望者。在办公室里面说了很多医院的现状,但也说了更多对我们的羡慕和期许。

这种地方,你们以后就不要来了……

你们应该去更好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一个很令人惊讶卫生院

临行

临行,正值台风“韦帕”登陆。

镇长和镇委书记都如临大敌。

每每这个时候,村镇的党政干部都要全部亲临一线,去挨家挨户疏散。

这是一片极易受灾的土地。山洪,暴雨,台风,泥石流,都是人命关天的事。

书记给我们讲了一件事:

去年某时暴雨,有一户人家,没看住小孩,小孩出去玩耍,被泥石流掩埋丧失了性命。市里下来严肃问责,按照常规这是重大疏忽,基本当地干部都要调职。但是监控记录了当时的情况,村委干部在暴雨前就已经多次前往劝导疏散……

到处都有难处。

我们在暴雨之前乘着高铁离开了,外面阴雨绵绵不见阳光。在我们登上列车的那一时候,镇长在组织调派各村干部开会,书记在组织人员疏散。一切都还在继续。

踢球赛的那个傍晚,此时我们还不知道镇长有多会踢球

其他的一些照片记录

老年人糖尿病科普讲座

烈士纪念碑

本次活动第二佳的照片

CPR教学

碎嘴

碎嘴

写完之后看了一遍,发现这一篇文章和自己以往的文风似乎不太一样。

其实行程中还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的,这里篇幅有限故不一一展开。

贫困的根源在于什么,这种短期帮扶是否真的有效果,大家来支援的目的是否纯洁。

其实和我最一开始想象中的下乡活动差别还是蛮大的,我们下榻的酒店很好,每天都是汽车接送,食物也是政府食堂解决,还有学校的经费报销一些大开销。

基层的书记都很年轻。

在义诊的最后一天,有社区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偷偷拿我们送给老人的物资(挂面,清凉油等),被书记抓住狠狠批评。

因为我负责多数的拍摄与录像采访工作,一旦涉及到这些便很容易将行为异化。

华城镇和岐岭镇的活动完全是两个风格,华城镇的领导层很看重我们的活动,给予了我们绝对的支持,因为很多场景都显得格外热闹;而岐岭镇则……嗯算是给予了我们真实的场景吧。

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政府。

以上。

最后修改:2025 年 07 月 2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
正文到此结束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到田野间,到村落中,到基层去
本文地址:https://www.david03.top/index.php/archives/281/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 Davidの3号基地 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